发展局局长甯汉豪以书面答覆议员提问时表示,政府会定期基於「用者自付」及「收回服务成本」原则检讨水费水平,亦会考虑社会经济情况、用户负担能力、水务营运财政状况、持份者的意见等。
她称,水务经营帐目自1998至1999年度起持续录得亏损,成本回收率跌至约75%。为控制供水成本及改善水务经营状况,水务署一直致力优化水资源管理及善用科技,以精简业务流程、减少失水及节省能源消耗。同时,水务署的人手编制已由1998年的约6,100人下降至2024年的约4,700人。
为长远更有效地控制供水成本,水务署正制定整体数码转型路线图,分阶段实施一系列数码化项目和措施,包括建立水务署中央运作管理中心、物联网平台、云端数据中心、数码孪生及水力模型应用等,以提升供水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及减少耗能。透过以上各种措施及适时有度调整水费,可长远改善水务经营帐目的表现。
她提及,虽然其他地方有一些私有化供水事业的例子,当局亦留意到有关的营运安排不一定会为社会带来整体利益,反而私人投资者可能为了盈利而令市民需要支付高昂的水费,又或为了控制成本而不愿投入资源保养及维修老化的水管和其他水务设施。政府现时并无私有化水务署的计划。(jl/d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