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家族办公室业务发展总监郭家耀称,美股周二(13日)个别发展,科技股表现较为突出,标普500指数及纳指走势向上,道指则表现受压,三大指数收市升跌不一。美元反覆回落,美国十年期债息维持於4.47厘水平,金价低位反弹,油价继续造好。港股预托证券普遍上升,预料大市早段跟随高开。
内地股市昨日向上,沪综指高开高走,收市上升0.2%,沪深两市成交额保持活跃。
相关内容《大行》大摩:中美贸易会谈取实质进展 为中国市场近期实质性正面催化剂
港股连升多日後出现回吐,指数低开後持续向下,低见23,000点水平,尾市跌幅稍为收窄,整体成交较上日减少。市场观望贸易谈判进一步进展,以及科技股季度业绩表现,预料指数继续於23,000至24,000点水平上落。
另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按年下降0.1%,今年首4个月,CPI下降0.1%。按年计,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5.2%,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5%,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5%,影响CPI下降约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另外,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按年下降2.7%,降幅为6个月来最大。今年首4个月,PPI按年下降2.4%。国家统计局表示,按月计,CPI由降转涨,涨幅高於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出行服务回升带动。按年计,CPI略有下降,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PPI按月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4月PPI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产业价格下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行,影响国内相关产业价格下降;二是国内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中国促消费等宏观政策加强扩围,高科技产业加快成长,部分行业需求增加,一些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是部分产业供需关系改善,价格降幅收窄。二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价格按年上涨。内地通缩压力持续,刺激消费政策进一步落实,有望减轻物价下调压力,配合贸易谈判露出曙光,宏观经济表现可望现起色。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本人及相关人士没持有上述股份)
相关内容据报深圳市政府计划出售新凯来部分业务25%股份 目标估值800亿元人民币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