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证券研究部总监植耀辉称,不经不觉已踏入第四季,不知大家现时战绩如何?笔者相信由於科技股特别是阿里-W(09988.HK) +2.000 (+1.092%) 沽空 $18.70亿; 比率 17.858% 及中芯(00981.HK) +1.250 (+1.394%) 沽空 $2.09亿; 比率 6.743% 等散户爱股表现强劲,今年大部分投资者回报应该也相当不俗。虽然形势仍佳,不过不少大行提醒,本月投资市场尤其是美股可能会有一轮震荡。
美股10月素有「股灾月」之说,主要是历史上两市大跌市(1929年及1987年)均巧合地发生在10月。而根据一些数据分析,在过去数十年间,美股10月份波动又确实较其他月份高出25%以上。至於出现以上情况之最大原因,在於踏入季绩期後,企业对全年业绩展望会更令市场交易活动显着增加,有机会令单一股票之交易量(正股及期权交易)於该月达到最高;加上今年由於息口去向依然相当不明朗,联储局官员之言论亦会对投资气氛带来影响。
相关内容《大行》银河证券列出包括中芯等全球主要晶圆代工者营收及市场份额预测(表)
此外,今年9月美股有别於以往较淡静之行情,持续创新高之余单月升幅亦强劲(纳指100指数创1999年以来第二最佳表现),因此投资者担心出现回吐亦不无道理。惟笔者统计自1970年至今美股道指10月份之表现,升跌比例几乎50/50,当中更有三年升超过10%(分别为1982年、2002年及2022年),所以说美股10月波幅大确有迹可寻,但却不一定表示美股将会大跌。
反而笔者更关注港股会否出现回调压力。港股与A股今年走势强劲,恒指及科指更已连升5个月,昨日亦继续有好表现,两者均再创年内新高,累计升幅已分别达到36%及50%。北水固然出力不少,但如此急升背後反映投资者对AI及半导体热潮抱有极大憧憬。「买入股票需要梦想加想像力」,受内地政策推动以及企业相继大举投资,投资者对此抱极大期望,基本分析及估值暂亦派不上用场;不过还是须谨记下一句,就是「沽货时须认清事实及理性」。
另外,上周推介之携程-S(09961.HK) -11.000 (-1.879%) 沽空 $1.45亿; 比率 17.628% 股价未见受惠黄金周概念,加上资金仅集中於炒作个别板块,走势令人失望,建议暂先行止蚀,待走势有改善始再作部署。
相关内容《大行》大摩升阿里(BABA.US)目标价至200美元 调高每年资本开支预测至最少1,300亿人币
(笔者并未持有相关股份)(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10-03 16:25。)
AASTOCKS新闻